□ 康语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回顾抗疫历程可以看到,防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科学认知、积极行动。在这之中,健康科普的作用功不可没。科普是对全民行动的指导,是一剂“社会疫苗”,能帮助公众科学地防病御病。当前常态化防控机制下,要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健康科普工作不能松劲,还要加强。
在疫情至暗时刻,科学家全力攻关,摸索与病毒较量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媒体迅速传播,给人们送去信心。那段日子,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微信流量都自觉、自发留给了防疫科普知识,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积极发声,医疗机构主动加入防疫科普队伍,金句频出的张文宏成了医界网红。大疫面前怎么办,人们从一篇篇阅读量“10万﹢”的科普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经此一“疫”,健康科普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得以显现。大灾大疫发生时,它能够迅速稳定人心,提高全社会的科学应对能力;日常生活中,它能让人群中拥有更多善于自身管理的健康行家。无论何时,健康科普都是守护人民健康不可或缺的力量。未来,老百姓对于健康生活怀有更多期待。政府理应担起责任、加大投入,将健康科普这一公共产品更加广泛、高效、精准地向公众提供。
做好健康科普,先要搭建权威平台,为老百姓铺设一条直通靠谱信息的高速路。在这个平台上,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权威专家、主流媒体一个都不能少,去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已经给相关各方吹响了集结号。其次,监管要跟上。信息爆炸时代,鱼龙混杂,信息混淆、失真甚至造假时时存在。自媒体在内的各类信息发布者都应接受更严格的审核,不给虚假信息留下生存空间。
受疫情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但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兜牢,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无论是从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还是从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根本目标来看,健康科普都应该是那个该花钱的刀刃。人们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强烈,在健康科普领域快一点行动、多一些投入,让健康科普成为全民福利,健康行为就能早一天蔚然成风,就能积聚起对抗疾病、促进健康的更强力量。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访问yuanben.io查询【】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