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艳坤)近日召开的2021年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通过健康扶贫,我国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对照乡村振兴目标任务,要继续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把农村卫生健康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会议要求,在稳政策的基础上,做好分类救治政策的调整优化。对在脱贫地区县域内就诊、罹患30种大病的患者,按照“定定点医院、定临床路径、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模式进行规范诊疗。继续做好脱贫人口签约服务,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4种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规范管理率要达90%。
会议强调,做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加强监测预警,对监测对象开展定期摸排、动态管理,持续跟踪患病情况,及时落实分类救治政策。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与医保和乡村振兴部门的联动,定期集中研判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政策。
会议提出,确保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全面动态监测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变化情况,对于不适宜配置固定乡村医生或短期内找不到合格乡村医生的村,以及没有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一步加强巡诊、派驻和邻村卫生室延伸服务。
会议要求,持续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未来5年,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管理要求不变。进一步发挥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机制作用,支援工作向疾控、妇幼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本科定向医学生,各地为村卫生室和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高职定向医学生。继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鼓励脱贫地区全面推广“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模式。
会议提出,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效率。支持脱贫地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县域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落实“两个允许”要求。
会议要求,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健康环境,提升农村群众健康水平。坚持预防为主,逐步健全完善健康危险因素长效防控机制。持续加强重点地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加强癌症、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强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访问yuanben.io查询【】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