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高艳坤
近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工作座谈会,从议程设置和现场交流效果来看,最大的特点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开言路,博采众长。
会议邀请山西、内蒙古、江苏等5省(区)代表做了经验分享,围绕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开展了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分组研讨。在集体座谈环节,各省(区)代表更是就进一步增强健康中国战略保障畅所欲言,座谈交流持续了5个小时。
稳中求进,增强事业发展保障
今年上半年,国家和各地卫生健康财务部门积极协调中央有关部门,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支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发展,保障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何锦国介绍,截至6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安排中央对地方卫生健康项目转移支付资金达1400余亿元,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同比增长5.9%,计划生育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同比增长15.9%。
各地同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浙江省今年上半年落实中央、省级转移支付市县资金共约57亿元,同比增加6.34亿元;贵州省卫生健康部门预算省级补助资金约35亿元,与2022年年初预算相比增加10.86亿元;安徽省每年争取省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连续补助3年。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有限等影响,不少医院面临债务问题。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青介绍了有序化解公立医院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的相关探索。
今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自治区直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办高等院校债务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该自治区审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联合对自治区直属公立医院各类债务进行甄别。第一类债务包括外债转贷、承诺贴息、设备采购、基本建设等,由政府承担,财政化解。第二类债务包括逾期药品耗材款、长期贷款、融资租赁等,由政府承担救助责任,按照“政府协助化解一部分、医院自身承担一部分”的原则化解。第三类债务包括未逾期药品耗材款、流动负债等,由医院承担主体责任进行化解。
“自治区就上述债务化解方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先行先试。”常青说,政府应承担偿还责任、担保责任和救助责任的债务,由政府安排财政资金分3年化解;医院应承担的债务,由主管部门通过自有资金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补助资金分3年化解。医院不再承担债务化解责任。
业财融合,提升运营效率效益
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必须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截至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连续4年组织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会上,各地对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
“江苏省组织开展全省公立医院运营现状调研并通报运营指标监测情况,面对面实施分类指导。”该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顾帮朝介绍,江苏省推介省肿瘤医院“降本提质增效目标下的耗材精细化管理”等运营管理典型案例,为省内医院提供参考借鉴;举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运营管理创新论坛,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医院的总会计师作辅导报告,组织省内医院领导和运营管理人员参加学习研讨。
广东省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严吉祥表示,该市印发《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专家组指导工作方案》,组织专家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几大重要制度进行修订。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该市组织19名公立医院优秀总会计师为全市医疗卫生单位线上授课。同时,深圳市强化经验总结推广,其中,“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基于物联网平台的固定资产abc分类分级精细化管理项目”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案例。
北京市组织开展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工作,将结果纳入北京市各区卫生健康工作年度考核总成绩。“我们的目的是以此为抓手,推动医院业财融合,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防范化解运行风险,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财务处处长谷颖说。
当前,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建立有利于优化价格结构、理顺比价关系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逐步提高诊疗、中医、护理、手术等医疗服务收入在医疗收入中的比例;每年至少开展1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评估并及时调价。
设备支撑,促进服务公平可及
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先进医疗设备的支撑。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对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应用规范的设备,推动由甲类改为乙类或由乙类调出目录;6月,又印发《“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我们围绕建高峰,强化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支撑。围绕促均衡,加快医用设备配置重心下移县域,切实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科学配置在推动高水平健康浙江建设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表示,该省按照“1﹢3﹢n”的政策体系,推动构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
“1”即制定浙江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与监督管理办法,这是总抓手;“3”即出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技术评估标准、社会办医申请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告知承诺制度、备案管理实施细则3个配套细则;“n”即组建专家委员会,建立监管平台,制定工作指引、管理规范,开展应用质量评价等工作,促进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更加科学、管理更加精准、使用更有效益。
目前,除舟山市外,浙江省所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及地市级以上医院均实现pet-ct等高端大型医用设备全覆盖。同时,浙江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对32个山区海岛县的县域配置计划单独编制并予倾斜,优先满足161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对配置适宜大型医用设备的申请。“在支持县域‘配好’的同时,更要保障‘用好’。”孙黎明表示,浙江省加大医师、技师、物理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传帮带力度,平均每月有400多名医技人员派驻山区海岛县,开展多对一的结对帮扶,为配置大型医用设备提供人才要素支撑。
在着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同时,各地努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设备功能利用率,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因素,科学规划大型医用设备数量和布局;要求公立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和阶梯配置的要求,选择适宜机型。对于社会办医机构,各地普遍将人员资质与技术服务能力等保障应用质量安全的要素,作为大型设备配置重点考量因素,而不以机构等级、床位规模等业务量因素作为主要配置标准,在守牢安全底线前提下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
会议邀请山西、内蒙古、江苏等5省(区)代表做了经验分享,围绕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开展了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分组研讨。在集体座谈环节,各省(区)代表更是就进一步增强健康中国战略保障畅所欲言,座谈交流持续了5个小时。
稳中求进,增强事业发展保障
今年上半年,国家和各地卫生健康财务部门积极协调中央有关部门,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支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发展,保障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何锦国介绍,截至6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安排中央对地方卫生健康项目转移支付资金达1400余亿元,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同比增长5.9%,计划生育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同比增长15.9%。
各地同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浙江省今年上半年落实中央、省级转移支付市县资金共约57亿元,同比增加6.34亿元;贵州省卫生健康部门预算省级补助资金约35亿元,与2022年年初预算相比增加10.86亿元;安徽省每年争取省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连续补助3年。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有限等影响,不少医院面临债务问题。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青介绍了有序化解公立医院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的相关探索。
今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自治区直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办高等院校债务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该自治区审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联合对自治区直属公立医院各类债务进行甄别。第一类债务包括外债转贷、承诺贴息、设备采购、基本建设等,由政府承担,财政化解。第二类债务包括逾期药品耗材款、长期贷款、融资租赁等,由政府承担救助责任,按照“政府协助化解一部分、医院自身承担一部分”的原则化解。第三类债务包括未逾期药品耗材款、流动负债等,由医院承担主体责任进行化解。
“自治区就上述债务化解方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先行先试。”常青说,政府应承担偿还责任、担保责任和救助责任的债务,由政府安排财政资金分3年化解;医院应承担的债务,由主管部门通过自有资金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补助资金分3年化解。医院不再承担债务化解责任。
业财融合,提升运营效率效益
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必须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截至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连续4年组织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会上,各地对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
“江苏省组织开展全省公立医院运营现状调研并通报运营指标监测情况,面对面实施分类指导。”该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顾帮朝介绍,江苏省推介省肿瘤医院“降本提质增效目标下的耗材精细化管理”等运营管理典型案例,为省内医院提供参考借鉴;举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运营管理创新论坛,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医院的总会计师作辅导报告,组织省内医院领导和运营管理人员参加学习研讨。
广东省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严吉祥表示,该市印发《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专家组指导工作方案》,组织专家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几大重要制度进行修订。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该市组织19名公立医院优秀总会计师为全市医疗卫生单位线上授课。同时,深圳市强化经验总结推广,其中,“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基于物联网平台的固定资产abc分类分级精细化管理项目”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案例。
北京市组织开展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工作,将结果纳入北京市各区卫生健康工作年度考核总成绩。“我们的目的是以此为抓手,推动医院业财融合,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防范化解运行风险,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财务处处长谷颖说。
当前,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建立有利于优化价格结构、理顺比价关系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逐步提高诊疗、中医、护理、手术等医疗服务收入在医疗收入中的比例;每年至少开展1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评估并及时调价。
设备支撑,促进服务公平可及
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先进医疗设备的支撑。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对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应用规范的设备,推动由甲类改为乙类或由乙类调出目录;6月,又印发《“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我们围绕建高峰,强化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支撑。围绕促均衡,加快医用设备配置重心下移县域,切实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科学配置在推动高水平健康浙江建设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表示,该省按照“1﹢3﹢n”的政策体系,推动构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
“1”即制定浙江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与监督管理办法,这是总抓手;“3”即出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技术评估标准、社会办医申请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告知承诺制度、备案管理实施细则3个配套细则;“n”即组建专家委员会,建立监管平台,制定工作指引、管理规范,开展应用质量评价等工作,促进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更加科学、管理更加精准、使用更有效益。
目前,除舟山市外,浙江省所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及地市级以上医院均实现pet-ct等高端大型医用设备全覆盖。同时,浙江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对32个山区海岛县的县域配置计划单独编制并予倾斜,优先满足161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对配置适宜大型医用设备的申请。“在支持县域‘配好’的同时,更要保障‘用好’。”孙黎明表示,浙江省加大医师、技师、物理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传帮带力度,平均每月有400多名医技人员派驻山区海岛县,开展多对一的结对帮扶,为配置大型医用设备提供人才要素支撑。
在着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同时,各地努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设备功能利用率,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因素,科学规划大型医用设备数量和布局;要求公立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和阶梯配置的要求,选择适宜机型。对于社会办医机构,各地普遍将人员资质与技术服务能力等保障应用质量安全的要素,作为大型设备配置重点考量因素,而不以机构等级、床位规模等业务量因素作为主要配置标准,在守牢安全底线前提下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
扫码看“主题教育进行时”报道集纳